大腸癌
一、大腸癌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,且呈每年快速增加的趨勢,每年約有1萬多人得到大腸癌,並有超過5千人因大腸癌死亡。大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,且治癒率很高的癌症。根據統計,早期的大腸癌如果妥善治療,存活率高達90%以上。依我國篩檢實證,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35%大腸癌死亡率。
二、大腸癌要如何預防並早期發現大腸癌?
1.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,多吃蔬菜水果,少吃肉類及高油脂食物。2. 養成每天運動習慣。
3. 養成定期篩檢的習慣。
4. 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後,所以50歲以上民眾應每1~2年接受糞便潛血檢查,但是有個人或家族瘜肉症或大腸癌病史的民眾,建議直接接受全大腸鏡檢查,檢查年齡也要提早。
三、大腸癌的早期並無症狀,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,而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是目前最安全且方便的篩檢工具。檢查結果如有異常(篩檢結果為陽性),需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。若出現下列症狀,請儘速就醫:◎大便中有血
◎大便中有黏液
◎排便習慣改變 (一下子腹瀉,一下子便秘)
◎大便變細小
◎經常性腹瀉或便秘
◎體重減輕
◎貧血
◎如腫瘤較大,則可觸摸到腫塊
以上症狀不代表發生大腸癌,但症狀如持續出現超過2星期以上,應立即請專科醫師檢查。
四、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及處理方法建議
正常(陰性)
■建議每2年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,確保健康。
■任何檢查都會有偽陰性個案發生,所以即使檢查結果正常,有任何異狀,均應盡速就醫。
異常(陽性,糞便檢測出血液)
■請即至醫院接受「大腸鏡檢查」。據統計,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者,每2人就有1人有大腸息肉,每22人就有1人為大腸癌。
■一旦發現導致大腸癌的息肉,通常藉由大腸鏡切除,若有特殊情形,請遵行醫師建議。
五、政府目前補助50-74歲民眾每2年一次免費免疫法定量糞便潛血檢查;可以到全國各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辦理,若有問題可洽詢衛生所。
以上來源出處為國民健康署網站
二、大腸癌要如何預防並早期發現大腸癌?
1.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,多吃蔬菜水果,少吃肉類及高油脂食物。2. 養成每天運動習慣。
3. 養成定期篩檢的習慣。
4. 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後,所以50歲以上民眾應每1~2年接受糞便潛血檢查,但是有個人或家族瘜肉症或大腸癌病史的民眾,建議直接接受全大腸鏡檢查,檢查年齡也要提早。
三、大腸癌的早期並無症狀,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,而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是目前最安全且方便的篩檢工具。檢查結果如有異常(篩檢結果為陽性),需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。若出現下列症狀,請儘速就醫:◎大便中有血
◎大便中有黏液
◎排便習慣改變 (一下子腹瀉,一下子便秘)
◎大便變細小
◎經常性腹瀉或便秘
◎體重減輕
◎貧血
◎如腫瘤較大,則可觸摸到腫塊
以上症狀不代表發生大腸癌,但症狀如持續出現超過2星期以上,應立即請專科醫師檢查。
四、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及處理方法建議
正常(陰性)
■建議每2年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,確保健康。
■任何檢查都會有偽陰性個案發生,所以即使檢查結果正常,有任何異狀,均應盡速就醫。
異常(陽性,糞便檢測出血液)
■請即至醫院接受「大腸鏡檢查」。據統計,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者,每2人就有1人有大腸息肉,每22人就有1人為大腸癌。
■一旦發現導致大腸癌的息肉,通常藉由大腸鏡切除,若有特殊情形,請遵行醫師建議。
五、政府目前補助50-74歲民眾每2年一次免費免疫法定量糞便潛血檢查;可以到全國各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辦理,若有問題可洽詢衛生所。
以上來源出處為國民健康署網站
最後更新日期:112-01-30
瀏覽人次:1111 人